铜陵市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中心/电子技术精品课程课题组
《电子技术项目教程》教案
班 级 |
|
专 业 |
应用电子 |
教 师 |
|
||||||
授课时间 |
|
课题编号 |
3-1 |
课 时 |
4 |
||||||
课题 |
项目四 |
JC628型亚超声遥控开关的组装与调试 |
|||||||||
任务一 |
双稳态电路的制作与测试 |
||||||||||
任务分解 |
1、分立元件构成双稳态电路的的基础知识;2、分立元件构成双稳态电路的制作与检测;3、其它双稳态电路简介 |
||||||||||
授 课 方 式 |
讲 授 |
操作演示 |
仿真演示 |
自主学习 |
研究学习 |
学生操作 |
师生互动 |
||||
√ |
√ |
√ |
√ |
√ |
√ |
√ |
|||||
能力目标 |
1、会识别与检测元器件; 2、会识别分立元件构成双稳态电路; 3、会制作与测试分立元件构成的双稳态电路。 |
||||||||||
知识目标 |
1、知道分立元件构成双稳态电路的的基础原理; 2、MF-47万用表分析原理分解与计算; 3、了解其它的双稳态电路 |
||||||||||
情感目标 |
1、增强专业意识,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习惯; 2、通过电路制作与调试,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。 |
||||||||||
重 点 |
制作与测试分立元件构成的双稳态电路 |
||||||||||
难 点 |
分立元件构成的双稳态电路的工作原理 |
||||||||||
选 学 |
其它双稳态电路的工作原理 |
||||||||||
情境设计 |
电子技术项目教学室,两名学生为一组。每组提供一套电路散件及电路检测所用设备。 |
||||||||||
课后阅读 |
查阅资料,了解双稳态电路的结构与原理。 |
||||||||||
课后作业与 操作 |
1、写成实训报告 2、请说出分立元器件构成的双稳态电路的工作原理? 3、会画立由元器件构成的双稳态电路的电路图? |
||||||||||
教 后 记 |
|
第一课时:分立元件组成的双稳态电路
一,引入:双稳态电路在电子电路中。其双稳态电路的特点是:它有两个稳定状态,在没有外来触发信号的作用下。电路始终处于原来的稳定状态。由于它具有两个稳定状态,故称为双稳态电路。在外加输入触发信号作用下,双稳态电路从一个稳状态翻转到另一个稳定状态。双稳态电路在自动化控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。
二,新课:
下图是采用分立元件构成的双稳态电路,从电路中可以看出,一只三极管的集电极与另一只三极管的基极耦合,Uol、Uo2是这一双稳态电路的两个输出信号。两管的基极通过R3和R5接触发信号U。通常,这种电路中的元器件参数对称,即VT1、VT2性能参数一致,R1=R6,R2=R4,R3=R5.
当没有输入触发信号时,接通直流工作电压VcC,虽然电路中元器件参数对称,但不可能是绝对一样的,设接通电源后VT1的导通程度大于VT2,这样VT1管的基极和集电极电流增大较快(VcC经Rl加到VT1集电极,R6和R4为VT1提供基极电流),使VT1的集电极电压下降较快,通过R2使VT2基极电压下降,其集电极电压上升,再经R4使VT1的基极电压进一步上升,其基极电流更大,显然这是正反馈过程,所以很快使VT1处于饱和状态。
由于VT1饱和后集电极电压(饱和压降)只有0.2V,这一电压经R2加到VT2的基极,使VT2处于截止状态。此时,VT1集电极输出电压Uo1为低电平;VT2集电极输出电压U02为高电平。只要外电路中没有出现有效的触发信号,这一电路将始终保持VT1饱和、VT2截止的稳定状态。
如若在电源接通之后设VT2导通电流大于VT1,则通过电路的正反馈过程,会使VT1处于截止、VT2处于饱和的稳定状态,此时Uol为高电平,U。。低电平。只要外电路中没有出现有效的触发信号,这一电路始终保持这一稳定状态。
(2)当有触发信号作用于电路时,电路的状态将发生变化。电路中,Cl和R7构成微分电路,输入脉冲信号U.经过微分后,获得正、负尖顶脉冲,由于二极管VD1的单向导电性,只能让负尖顶脉冲通过,将正尖顶脉冲去掉。
设初始时双稳态电路处于VT1饱和、VT2截止的稳态。触发电路送来的负尖顶脉冲通过R3和R5,同时加到VT1和VT2基极。由于VT2截止,所以负脉冲加到VT2基极后使基极电压更低,这对VT2无作用。
负脉冲加到饱和管VT1的基极后,使VT1的基极电压下降,其基极电流和集电极电流减小,集电极电压升高,通过R2耦合使VT2的基极电压升高,其集电极电压下降,又通过R4耦合使VT1的基极电压进一步下降,这一正反馈过程,很快使VT1从饱和转为截止,而VT2则从截止转为饱和,这样,电路在第一个负尖顶脉冲的触发下,从VT1饱和、VT2截止的稳态转为VT1截止、VT2饱和的另一个稳态,电路完成了一次翻转。
当第二个尖顶脉冲通过R3和R5,加到VT1和VT2基极后,同样的道理,这一负尖顶脉冲对已处于截止状态的VT1无影响,但对饱和状态的VT2有触发作用,电路再次从一个稳态转换到另一个稳态。
从上述电路可知,来一个负尖顶触发脉冲,电路就能从一个稳态翻转到另一个稳态,没有负尖顶脉冲的触发,电路保持原来的某一种稳定输出状态。
第二课时:其它双稳态电路
图 1是用分立元件构成双稳态电路的基本形式,图2 是电路中各点电压波形。晶体管PNP型V1、V2是二个反相器。交叉耦合构成双稳态电路,每个反相器的输出端通过电阻分别耦合到另一个反相器的输入端。由于反相器的输入和输出信号是反相的,很容易形成二个稳定状态:V1截止V2导通。这是一个稳定状态;反之,V1
导通,V2截止,这又是一个稳定状态;Rc1、Rc2 是V1、V2的负载电阻,Rk、Rk2
是二个晶体管级间耦合电阻。为了保证晶体管快速截止,用RB1、RB2及电源EB为各个晶体管的基极提供反偏置。两管集电极的A点和B点是两个输出端,这种电路一般是对称的,即Rc1=Rc2,RB2=RB2,两管参数亦应相同。
图3是用集成电路与非门构成的双稳态电路(又称R-S触发器)。它是由与非门1、门2交叉耦合组成。它有两个稳定状态:一个是门1导通、门2截止,输出端Q="0",ō =1;另一个稳定状态是门1截止、门2导通,输出端Q="1",ō =0。如果不考虑输入触发信号的作用,当门1导通,门2截止时,Q端的低电平反馈到门2的输入端,保证门2的截止,同时ō端的高电平又反馈到门1的输入端,保证门1的导通,因而这一稳定状态得以保持住;同理,门
1截止,门2导通,亦能保持住这一稳定状态。 假如门1导通,门2截止,在S端施如一负脉冲,门1从导通变为截止,Q端从O变成1,这个高电平加到门2的输入端,使门2从截止变为导通,Q端从高电平变为低电平,又反馈到门1的输入端。即使撤除外加的触发脉冲,电路也将保持门1截止门2导通的稳定状态,同理当门1截止门2导通时,从R端外加一触发脉冲,则成了门1导通、门2截止的另一稳定状态。
图4是用D触发器构成的双稳态电路。D触发器有两个互补的输出端Q与Q,可构成两个稳定状态:当Q="1"时,ō =0,反之当Q="0"时,ō =1。图中将ō
端与数据端口相连,即构成一双稳态电路。假定此时D触发器Q="0",ō =1,从触发端
CL输入一正脉冲,触发器将D端高电平送入触发器,触发器翻转,Q端变为1、Q端变为0。如果撤去外加触发信号,电路就保持在Q="1",Q="0"的稳定状态。如果再在CL端输入一正脉冲信号,将D端低电平送入触发器,Q为0,Q为1,电路保持在这一稳定状态。从图中可知,此时的触发器构成的双稳态电路的翻转与置位端S、复位端R无关。
图5是用D触发器构成的另一种双稳态路。S是置位端,在S端加一正电压,使D触发器置位,Q="1",Q="0";R是复位端,在R端加一正电压,D触发器复位,Q="0",Q="1"。所以,分别在S端、R端外加一正电压后(注意,外加电压一旦产生作用,须立即撤除),电路从一种稳定状态翻转到另一种稳定状态。该双稳定电路与触发端CL、数据端D无关。
图6是用十进制计数/脉冲分配器CD4017构成的双稳态电路。电路通电后,VDD经C、R微分后产生一尖峰正脉冲作用于复位端R,迫使IC复位,Yo="1",Y1=0,这是第一种稳定状态;若在触发端CL外加一正脉冲,IC翻转Yo="0",Y1=l。这是第二种稳定状态,即使撤去正脉冲,电路仍保持此状态。在CL端再外加一正脉冲,IC又翻转Y1=0,Y2=1,
Y2端的高电平经二极管D反馈至R端、IC复位,Yo="1".Y1=0,电路恢复到第一种稳定状态。
图7是用集成运算放大器F007构成的双稳态电路。当无触发脉冲时,输出由于D1、D2及正反馈作用,保持在高电平,处于稳定状态。如果输入一正触发脉冲,则输出电压由高电平,下降到低电平,由于正反锁与D2的作用,自保在低电平上,处于另一稳态。加一负触发脉冲.由于正反馈与D1作用,电路又处于高电平保持状态。电阻R2用来确定触发电平。该图中输出的高低电平值,由二极管的管压降而定。
1